日前,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河北省縣域快遞物流中心建設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提升河北省寄遞物流運行效率,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暢通城鄉經濟循環,更好保障改善民生,助力鄉村振興,促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同時提出加強關聯產業協同,大力發展“電商+產地倉+快遞物流”倉配模式,發展“快遞+文旅”。發展冷鏈寄遞服務,在鮮活農產品主產地因地制宜配套建設冷鏈設施,發展冷鏈運輸、冷媒包裝。
原文如下:
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河北省縣域快遞物流中心建設行動計劃的通知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省政府有關部門:
《河北省縣域快遞物流中心建設行動計劃》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本部門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5年8月7日
河北省縣域快遞物流中心建設行動計劃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郵政工作的決策部署,提升我省寄遞物流運行效率,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暢通城鄉經濟循環,更好保障改善民生,助力鄉村振興,促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堅持“規劃引領、科學布局,政府推動、市場運營,因地制宜、典型帶動,健全體系、集聚發展”原則,適度超前、合理布局,發揮政府組織協調、要素保障、資源整合作用,遵循市場化原則共建共享,因地制宜推廣復制典型模式,健全農村寄遞物流體系,突出縣級龍頭作用,推動已建項目升級改造、在建項目加快建設、未建項目規劃立項,加強“多種模式共享并行、上下游產業集聚發展、多元化配套跟進保障”的縣域快遞物流中心建設,基本實現“縣縣有中心”。
二、重點任務
(一)加強規劃引領。
1.分類規劃布局。合理規劃布局縣域快遞物流中心的數量和規模,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國土空間、商貿發展、交通運輸、現代物流、鄉村全面振興等規劃有效銜接。編制《河北省縣域快遞物流中心建設指南》,分類指導建設。已建成的完善設施配套、引進全產業鏈企業促進融合發展,在建的加快進度、盡快投產達效,未建的整合各類資源、推動共建共享。(省郵政管理局、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省自然資源廳、省交通運輸廳、省農業農村廳、省供銷社)
2.編制建設方案。各縣(市、區,下同)編制本地快遞物流中心建設方案,將郵政業發展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五五”規劃,在國土空間規劃中統籌考慮快遞物流中心用地需要。優先選址交通道路便利和產業集中連片區域,統籌現有縣域商業體系物流配送中心以及符合國土空間規劃的其他存量土地資源,加強產業銜接,預留充足拓展空間。各縣可根據實際情況規劃建設“一中心”或“多中心”?!哺魇校êㄖ?、辛集市,下同)縣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
(二)推動建設升級。
1.強化典型示范帶動。推動具備特色專業市場和電商企業集中的縣先行先建高標準縣域快遞物流中心,打造推廣典型樣板,爭創交通強國郵政專項試點。(省郵政管理局,相關市縣政府)
2.完善功能配套設施。鼓勵地方政府主導投資建設縣域快遞物流中心,拓寬社會多元化投融資渠道。完善縣域快遞物流中心路水電氣暖網等配套設施。(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水利廳、省交通運輸廳、省通信管理局,各市縣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
3.加快設備迭代升級。編制《郵政快遞品牌信息系統數據互認操作指南》。推動有條件的郵件快件處理場所配備全自動分揀流水線,探索逐步開放縣域無人車路權,因地制宜開展低空寄遞服務,打造典型應用場景。創建綠色分撥中心,推廣高效節能分揀設備以及甩掛運輸、單元裝載技術,加快普及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推動有條件的縣域快遞物流中心建設屋頂光伏、充電樁等清潔能源設施。(省郵政管理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省交通運輸廳、省公安廳,各市縣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
(三)提升運營增效。
1.強化專業運營管理。鼓勵入駐企業聯合組建運營主體,參與縣域快遞物流中心運營管理。鼓勵引進符合資質的專業化運營企業,引入現代化物流管理,推動縣域快遞物流中心市場化、多元化、規范化運營管理。(各縣政府)
2.引導郵政快遞集聚。引導郵政快遞企業入駐縣域快遞物流中心集聚發展。因地制宜采取快快合作、郵快合作、交郵合作等方式,保障快遞進村服務。規范市場化合作機制,爭取快遞企業總部支持,強化時效銜接、權責劃分管理,維護共配合作穩定運行。(省郵政管理局、省交通運輸廳,各市縣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
3.加強關聯產業協同。大力發展“電商+產地倉+快遞物流”倉配模式,引導電商倉儲與快遞物流高效銜接、協同發展。推進電商快遞協同發展示范區建設。發展“快遞+文旅”,為特色景區產品外銷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寄遞服務。加強郵政業服務縣域特色產業集群項目統計。(省商務廳、省郵政管理局、省農業農村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文化和旅游廳,各市縣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
4.發展冷鏈寄遞服務。在鮮活農產品主產地因地制宜配套建設預冷、初加工、冷藏等冷鏈設施。發展冷鏈運輸、冷媒包裝,提升末端冷鏈配送能力。(省郵政管理局、省供銷社、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相關市縣政府)
(四)完善寄遞體系。
1.強化縣級樞紐功能。鼓勵有條件的縣吸引快遞企業總部建設區域集散中心、信息中心、結算中心。積極主動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保障疏解單位和人員寄遞服務需求,服務傳統產業轉移升級和高端高新產業植入。發揮縣域快遞物流中心郵件快件承接轉運功能,滿足鄉村快遞收派服務需求。(省郵政管理局,各市縣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
2.完善鄉村服務設施。鼓勵有條件的快遞企業自設鄉鎮快遞網點,引導快遞企業在業務需求較少且不能實現快遞由縣直接分揀投遞到村的地區,規劃建設或利用郵政、客運、電商、供銷等場地改建鄉鎮綜合服務場站。因地制宜建設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引導郵政快遞企業自建一批、與商店超市等合建一批,村綜合服務站等代辦兜底一批。鼓勵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疊加更多便民服務,實現“多站合一、一點多能、一網多用”。(省郵政管理局、省交通運輸廳、省商務廳、省供銷社、省數據和政務服務局,各市縣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
(五)推廣典型模式。
1.創新電商快遞協同模式。推廣大名縣、晉州市模式,鼓勵電商企業在快遞物流中心設立直播基地、選品中心(產品展廳)、倉配中心,或郵政快遞企業進駐電商產業園區,打造完備的選品、包裝、直播、云倉、寄遞全鏈條供應鏈體系。加強電商包裝標準與快件寄遞標準有效銜接,推廣商品原裝直發。開展電子商務、工業設計、郵政快遞等領域培訓,提升專業人才素質能力。(省郵政管理局、省商務廳,相關市縣政府)
2.優化客貨郵融合發展模式。推廣威縣、平泉市模式,推動縣級客運站在保留客運基本服務功能的基礎上,轉型為功能集約、資源整合、客貨同網、統倉共配的快遞物流中心。開通客貨郵合作線路,推廣應用適配車型,利用農村客運車輛代運郵件快件。依托農村客運、郵政快遞信息平臺,加強客貨郵信息化指揮調度。因地制宜發展“農村客貨郵+電商+農產品+文旅”服務模式。(省交通運輸廳、省郵政管理局,相關市縣政府)
3.完善郵快合作共配模式。推廣無極、青龍等地模式,推動偏遠地區郵政快遞企業開展共配合作。引導郵政企業加快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建設,加大分揀設備和運力投入。做好快遞進村郵政兜底試點工作。(省郵政管理局,相關市縣政府)
4.發展快快合作共配模式。推廣蠡縣、香河、青縣模式,鼓勵快遞企業共建共配中心。依法給予共配企業快遞經營許可市場準入。健全合作機制,規范開展快件統一分揀、整合運輸、集中配送等業務。(省郵政管理局,相關市縣政府)
5.推進政府保障快遞進村模式。借鑒阜平、沙河等地做法,政府牽頭推動快遞進村工作,列入民生工程,落實郵政領域財政事權與支出責任,對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點建設給予支持。因地制宜開發村級寄遞物流公共服務崗位,滿足偏遠地區群眾基本寄遞需求。(相關市縣政府)
三、工作要求
(一)建立協調機制。建立河北省縣域快遞物流中心建設工作協調機制,由分管副省長牽頭,相關部門協同推進,定期調度解決問題,推動各項任務落實。(省相關部門,各市縣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
(二)壓實工作責任。省級層面負責組織協調、規劃引領、宏觀指導與政策支持,統籌做好政策資源整合、列入民生事項、典型模式推廣等工作。市級層面負責協調推進、規劃銜接與資源整合,指導項目申報,統籌調配本地土地、資金、產業等資源,推動本地縣域快遞物流中心項目建設,培樹示范典型??h級層面負責具體建設實施與項目管理。科學編制縣域快遞物流中心建設和改造提升計劃,避免盲目投資和低水平重復建設。加強要素保障,優化資源配置,納入地方相關規劃重點建設項目。引導快遞、電商、倉儲等產業集聚發展。推動縣域快遞物流中心市場化建設和管理,打造典型模式。加強依法合規運營監管和日常監測,壓實企業安全穩定主體責任。各市、雄安新區每年12月25日前將年度進展情況報送省郵政管理局。(省相關部門,各市縣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
(三)強化政策支持。鼓勵各地結合實際出臺政策支持當地縣域快遞物流中心建設運營和郵政業發展。將縣域快遞物流中心建設工作納入2026年民生工程。鼓勵縣域快遞物流中心建設項目申報重點建設項目,支持符合條件的項目申報超長期特別國債、地方政府專項債。對符合國土空間規劃的縣域快遞物流中心建設用地,優先安排用地計劃指標。鼓勵以長期租賃、先租后讓、彈性年期出讓等方式供應縣域快遞物流中心及相關配套設施用地。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前提下,對通過改擴建工業企業舊廠房、倉庫、客運站、高速公路路域場地和附屬地塊以及其他存量土地資源建設縣域快遞物流中心的,給予相關支持政策。保障郵政快遞貨運機動車城市道路通行便利。(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省郵政管理局、省交通運輸廳、省公安廳,各市縣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
END